江蘇省照明電器協會沈茹副理事長解析行業新趨勢
在《2024年中國照明行業發展走勢與展望》的專題報道中,江蘇省照明電器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沈茹為我們揭示了照明行業的未來趨勢:“緊跟政策步伐,聚焦市場細分,明確品牌定位”。她強調,除了宏觀經濟政策,各行業在細分照明應用領域的導向性政策與市場性政策同樣關鍵。2024年,我們深入剖析了五大熱門細分市場,為行業帶來全新的視角和啟發。
01光+眼健康:守護兒童青少年與職場人
2022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5萬所,學歷教育在校生2.93億人,教育部等部委的近視防控政策推動學校教室照明改造,關注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同時,職場人和家庭的用眼光環境也成為消費升級的新焦點。據統計,我國近視人口已超過7億,占全國人口的一半。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數據,我國近視人口從2016年5.4億人迅速增加至2020年6.6億人,全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由39.2%升至47.1%,2021年我國近視人口高達7億人,也就是說全國有大約一半的人近視,尤其是在兒童青少年中,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兒童青少年(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生率分別為53.6%、50.2%、52.7%,大學生總體發生率超90%。36氪發布的《2022職場人用眼報告》顯示,82%的職場人曾受到眼部干澀問題困擾;約七成會感覺眼部酸脹、疼痛;近一半職場人會因過度用眼導致視物模糊。光健康不僅僅是消除光危害和光污染,更是提升光品質、發展光保健技術的關鍵。動態光保健、紅光節律技術等新興技術不斷涌現,為眼健康領域帶來新機遇。
02光+適老健康:照亮銀發經濟
隨著《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的發布,“銀發經濟元年”正式開啟。許多企業開始關注夜間安全及健康管理,推動智慧養老的升級。重點關注夜間安全及健康管理,推動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的智慧化升級,持續為持續為中老年人創造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生活解決方案。全球“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4320億美元,且仍在快速增長。據報告顯示,全球“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超過4320億美元,并且仍在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長。“睡眠經濟”相關產品包括床上用品和可以促進睡眠的各種醫藥保健產品、器械、電子產品、食品、圖書音像制品等。有統計稱,中國睡眠市場的容量高達千億元,市場潛力巨大,為照明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03光+醫美健康:美麗新選擇
隨著消費者對自然美的追求,光電醫美項目逐漸盛行。光子嫩膚等光電類項目成為醫美市場的熱門選擇。這一趨勢不僅反映在消費者偏好上,也體現在醫美上游公司的業績上。光電醫美項目作為非侵入式醫美項目,用戶對其接受閾值相對較低。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醫美消費者最鐘愛/最想嘗試的醫美項目中,47.34%的調研用戶最鐘愛/最想嘗試光電類項目。此外,光電醫美品類光子嫩膚不僅是大多數醫美達人的醫美啟蒙項目,還是美白嫩膚領域的“吸金獸”?!?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光子嫩膚在美白嫩膚光電醫美項目GMV占比為90.8%。光電醫美設備的市場潛力巨大,為照明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光電醫美設備(又稱“能量源設備”)的原理是將激光、射頻、超聲等能量形式作用于皮膚,達到醫美效果,產品也以上述三種原理進行分類。其中,激光類設備包括脈沖光(光子嫩膚)、激光(皮秒、點陣等),主要用于嫩膚、脫毛、祛斑等基礎美容;射頻類設備包括“熱瑪吉”“熱拉提”等;超聲波類產品包括超聲(超聲刀),多用于進階需求抗衰、減脂等。
04 光+多功能:電競與露營的新風尚
燈光不僅僅是照明,它還能賦予空間以美感。特別是電競空間燈光,其獨特的設計讓游戲體驗更加沉浸和震撼。2024年第六屆中國電競產業大會在杭州圓滿落幕。據國際電子競技聯盟執委杰拉德·所羅門表示,數字體育、電子體育在亞運會后得到了更多國家和組織的認可,這也預示著電競產業的更大融合和發展。據統計,2023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達到了約1664億元,同比增長5.4%,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
與此同時,全球露營市場也在持續升溫?!度蚵稜I報告 2022》顯示,預計到2026年,全球露營市場規模將增長45%以上,達到1006億美元。露營作為一種新興的休閑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西方國家,戶外探險活動如露營等備受歡迎。以美國為例,25歲-44歲的消費者中有60%參與過此類活動。野營燈作為細分市場,預計5年內增長6821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8.34%。在美國,60%的25-44歲消費者參與戶外探險,為野營燈具市場增長貢獻40%。這也使得露營燈具等配套產品的市場需求激增,其中北美地區市場消費者為此貢獻了40%的增長。由此可見,露營燈在美國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電競與露營正成為新的潮流。而與之相關的照明產品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05 光+空氣健康:守護人與寵物的呼吸安全
據統計,人的一生約有70%-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意味著室內空氣質量對我們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高達68%的疾病可能與室內空氣質量有關。所謂的“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各種有害的化學性、物理性和生物性因子進入室內,直接或間接地威脅著我們的身心健康。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2023年11月30日,國務院發布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該計劃強調,要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目標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推動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減排。此外,還提出了加強區域協同治理、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提升污染防治能力等具體措施。這不僅關乎我們的健康,更是對產業、能源、交通的綠色轉型發出的明確信號。
在這一背景下,以光觸媒、光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為代表的產品正在迅速崛起,覆蓋學校、家庭、月子中心、商業公共機構以及寵物市場,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清新的室內環境。